一、鄭州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及成因
1、裂縫
(1)縱向裂縫??v向裂縫一般可分為兩種,一種主要發(fā)生在路肩部位,其形狀是沿路肩邊緣向內逐步擴大,呈月牙形,這種裂縫容易使路基發(fā)生滑移,危險性大;另一種是發(fā)生在鄉(xiāng)村中心兩側行車道部位,多為縱向條帶狀,有時伴隨有少量支縫,裂縫兩端未延伸到路肩邊緣。
(2)橫向裂縫。橫向裂縫是與路面中線近于垂直的裂縫,間距不等,有時伴隨有少量支縫,并逐年增加。裂縫起初大多出現于瀝青路面兩側的路肩,逐漸發(fā)展而貫通全路幅,貫通裂縫沿路面大致呈均勻分布。
(3)網裂。網裂是相互交錯的疲勞裂縫,形成一系列多邊形小塊組成的網狀開裂,網裂的初始形態(tài)是沿輪跡帶出現單條或多條平行的縱縫,而后在平行的縱縫間出現橫向或斜向連接縫,形成裂縫網,局部伴隨沉陷、唧漿現象,它是在行車荷載反復作用下,局部結構承載能力不足或過量沉降而產生的。
2、坑槽
瀝青路面上出現的坑槽,是龜裂、松散等其它損壞進一步發(fā)展的結果。瀝青路面坑槽的形成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:
(1)水損害形成坑槽。它是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最常見的現象之一,在開始階段雨水由瀝青路面大空隙或破損處滲入,停留在基層表面上,在行車荷載反復作用下動水沖刷半剛性基層的細料并逐漸形成灰漿,使瀝青面層與基層脫開,灰漿被行車荷載擠壓,通過面層裂縫或面層混合料中的空隙唧到表面。在產生唧漿的位置,瀝青面層產生網裂,接著一些碎裂的小塊面層或基層材料被車輪帶走,而逐步形成坑洞,并不斷的擴大,最后形成坑槽。
(2)油損害形成坑槽。主要是車輛修理、鄉(xiāng)村加油站或機動車用油滲入路面,使瀝青混合料松散,經行車碾壓逐步形成坑槽。
(3)人為損害形成坑槽,表現在開挖埋設穿堤涵管回填不實,設置路障或標志樁等損壞鄉(xiāng)村路面形成的坑槽。
(4)施工形成坑槽。
(5)堤身內部存在洞穴、裂縫、朽木等隱患,未能得到有效處理,隨時間推移發(fā)生蟄陷、腐爛等形成坑槽。
3、車轍和推移
車轍是在行車荷載重復作用下,路面產生永久性變形積累形成的帶狀凹槽。主要是超載車輛違章通行,施工車輛碾壓,履帶式拖拉機違章行駛和轉彎掉頭等形成的車轍和推移。車轍和推移降低了路面平整度,當車槽達到一定深度時,影響防汛車輛通行及物資運輸。
4、麻面
麻面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瀝青用量不足,礦料的級配偏粗或嵌縫料規(guī)格不當,以及在低溫、雨季施工時路面未能成型,導致粒料脫落,即形成麻面。
5、松散
松散是由于瀝青表面混凝土表面層中的集料顆料脫落,從表面向下發(fā)展的漸進過程。其原因是使用的瀝青稠度偏低,用量偏少,與礦料的粘附力不足,或瀝青加熱過高失去粘性,或所用礦料過濕,鋪撒不勻以及嵌縫料不合規(guī)格而未能被瀝青牢固粘結所致。此外還有基層或土基濕軟變形也會導致松散產生。
6、路表泛油
泛油指瀝青面層中自由瀝青受熱膨脹,由于瀝青混凝土空隙無法容納,瀝青向上遷移到表面形成一層有光澤的瀝青膜的現象,泛油發(fā)生在天氣炎熱季節(jié),而天氣寒冷季節(jié)又不存在可逆過程,影響路面構造深度和抗滑性能,在行車荷載中的情況下造成路面破壞。
鄭州瀝青路面施工